当前,绍兴正面临着融入大都市难得的机遇。这一机遇主要来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来自我省“四大”建设的深入推进,来自杭州着力打造都市经济圈。这一机遇为绍兴加快深度融杭,在更大范围、更高层次配置资源要素、提升城市能级,提供了现实需要与历史机遇。而随着大湾区、大花园、大通道建设的稳步推进,大都市区建设必将进入更高功能形态。因此,绍兴要紧抓机遇,加快融杭发展,创新城市发展方式,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加快融杭发展,向杭州湾时代迈进,绍兴已具基础。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,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、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、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。在《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》中,绍兴位列全国中心城市第25位;在 “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”中,绍兴位列全国第34位。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绍兴核心区位优势愈加突出,其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杭州湾大湾区重点培育的“四新区”之一,绍兴市区和诸暨成为杭州都市区的核心区。凡此,都要求我们抢抓多重机遇叠加的战略窗口期,进一步加强融杭的统筹谋划和规划对接,深化与主动对接杭州都市区的战略布局与战略合作,以高铁、地铁经济带为轴线,形成政策和资源等各要素的同向融通、同频共振,从而借势借力,推进绍兴跨越式发展。
加快融杭发展,要以产业升级为主线。以现有产业为基点,探索建设“融杭入湾”的先行地,提前做好土地收储、规划调整及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各项准备,为承接大湾区产业功能疏解拓宽战略空间。
主动参与大湾区资源要素配置、参与长三角合作,以重大项目为“媒”,吸引大湾区优势行业、龙头企业向绍兴功能性转移,着力打造产业转移的“承载地”。
积极实施重大创新基地建设、孵化转移基地建设、创新型企业培育等创新工程,打造科技成果的“转化地”,实现产业共兴。
大力实施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,培育新兴产业,提升现代服务业,通过“产兴”实现“智聚”,以“智聚”推动“产兴”,打造千亿产业,打造杭州湾先进智造基地,打造杭州湾经济区重要增长极。
加快融杭发展,要以环境优化为主调。立足“千年古城和东方山水城”的城市定位,发挥“生态、绿色、品质绍兴”的品牌效应,加强城市功能提升,实现与杭州、上海等大都市的城市功能互补对接。继续推进亚运会等国际性活动的旅游和安保协同,加快由“临杭、近沪城市”向“融杭、融沪城市”转变。
深化大花园建设,筑牢生态屏障,深度挖掘、整合各类旅游资源,将绍兴建成“江南山水城市样本、长三角迎宾绿客厅”,打造慢时光大花园,实现从“城市后花园到城市绿客厅”的转变。比如,依托会稽山、诸葛仙山、天姥山、东白山等名山资源,打造名山大花园;利用“垂虹玉带门前事,万古名桥出越洲”的世界上唯一的“万桥市”资源,打造绍兴独有的水上大花园;挖掘古城、古镇、古村、古街、古建筑、文化古迹等非物质文化资源,以及鲁迅、陆游、徐渭、王羲之、王冕、西施、绍兴师爷等圣人名人资源,打造历史人文大花园。
同时,由城市向乡镇延展,进一步通过全域旅游工程,开展未来乡村、未来社区布点和改建,深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、精品创建、特色创建,并串联成线,打造风格迥异、魅力独特的未来乡村大花园。
加快融杭发展,要以构建大通道为主框架。加快推进立体式综合交通项目,以打造融入“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、绍兴‘大市区’半小时通勤圈”的便捷路网为目标,水、陆、铁并进,加强与宁、嘉、湖等周边城市的交通共联,推进航运扩能升级,推进市域快速干线建设,推进无缝衔接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,打造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。
推进人流大通道建设,虹吸周边人流,打造国际性人文交流中心、国际性活动承办地、高端会议展览举办地。通过人流大通道,放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,建成魅力彰显、影响广泛的大绍兴国际交往中心。
推进高层次信息通道建设,加快云计算、大数据产业布局,打造信息产业集聚地;推进网络全覆盖的城市“信息通道”建设、乡村“信息公路”建设,构筑智慧大绍兴。以大信息通道,推进大绍兴品牌塑造,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。
由大通道融入大湾区,推动调整产业布局的空间分布和产业结构调整。在助力大花园建设的进程中,把绍兴推向国际化。
加快融杭发展,要以“机遇共抓、资源共享”思路为主导。以杭州都市圈为共同的东道主,活动共办、声势共造。要主动承接亚运会、继续开展国际马拉松等城市活动,打造绍兴活力大都市。
借长三角一体化之势,加快地域空间融入;借大发展之势,加快产业对接融入;借大建设之势,争取内外资源融入。构筑建设合作开放的绍兴现代大都市。
考虑到宁波融入杭州都市圈,在交通一体化、产业一体化等概念和发展定位中,积极打造成宁波进入杭州都市圈的“门户客厅”和杭绍甬融合发展战略枢纽大都市。
原创文章,作者:Jackie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jjxzk.com/index.php/2021/12/10/jksxrhfz/